|
9月23日,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下稱石化規劃院)在京組織召開石化化工行業“十五五”規劃重點發展方向研討會。專家在會上指出,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將是我國石化化工行業重點領域在“十五五”期間發展的主旋律。
“今年是‘十五五’規劃制定的關鍵年,石化規劃院積極開展產業研究、生產力優化、園區提升、項目論證等工作,支撐國家部委及地方政府政策制定。”石化規劃院院長李君發表示,未來石化規劃院將進一步發揮技術優勢,推動行業高端化、綠色化、低碳化、智能化發展。 “當前,大宗有機原料產能增長快于需求,同質化競爭加劇,向精細化、高附加值方向轉型勢在必行。”石化規劃院石油化工處/技術經濟研究所副處長趙彤陽重點提到烯烴類產品替代、羰基合成類化學品、環氧衍生物和芳烴衍生物等發展方向,并建議企業通過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構建平臺化、系列化的技術體系。 節能降碳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曄則表示,我國鉀、磷、鋰等關鍵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高,產業鏈安全風險突出;部分資源性產品產能規模大,但高端產品仍依賴進口。未來應加強國內資源勘探與綠色開采技術攻關,構建穩定多元的海外供應體系,同時強化戰略資源儲備與循環利用機制,推動資源向高端化、高值化利用轉變。 當前石化化工行業正積極謀求“走出去”,開辟海外市場。石油化工處/技術經濟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專業)雙玥談道,我國石化產業規模占全球40%以上,在煉油等領域具有顯著產能優勢。“面對第五次全球產業轉移,要堅持‘雙輪驅動’:一方面鞏固傳統市場份額,另一方面通過拓展新興市場尋求需求和利潤增長點。”雙玥說。 “依托智慧化技術與平臺提升化工園區管理能力是重要發展方向。”化工園區處/綜合評價處處長劉思明介紹了石化規劃院參與開發的“化工園區智慧化管理平臺”。該平臺涵蓋招商引資管理、廢氣排放管控、物流管理、安全風險診斷、設備維修管理五大功能,通過建立“專業數據庫+智慧平臺+專家服務”的高端化管理模式,解決化工園區痛點問題。 工程規劃處處長陳慶俊建議建立園區企業碳排放監測體系,打通企業碳排放數據孤島,實現園區內外碳排放能耗與碳效水平對標,構建碳預算機制。 化工園區低碳研究中心副主任姜夢凡表示,未來,蒸汽收集凝結回收和廢水處理再循環等技術將在節水領域發揮更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