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慶前夕,印度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丁腈橡膠征收為期5年的反傾銷稅。對于我國丁腈橡膠產業來說,發展的道路有不少挑戰,只有加大結構調整和科技創新,方能破繭成蝶,步入可持續健康發展軌道。
市場現狀不溫不火 今年以來,丁腈橡膠市場運行不盡如人意,這一點可以從三季度的市場走勢得到印證,市場呈現出典型的“上有頂、下有底”的橫盤震蕩格局。以上海市場主流牌號為例,整個季度價格波動幅度被牢牢限制在300元(噸價,下同)的狹窄區間內,市場缺乏明確方向。 金聯創分析師張靜芳表示,這種僵局背后,是多空力量的激烈博弈。支撐面主要來自供給端的主動收縮。三季度,國內主要生產商如蘭州石化和寧波順澤相繼安排了產線檢修,導致當季國內丁腈橡膠產量環比大幅減少約17.7%。供應的階段性收緊,為市場價格構筑了堅實底部。 然而,市場面臨的壓力同樣不容小覷。需求端經歷了“淡季更淡,旺季不旺”的尷尬。7至8月,受高溫天氣和成品庫存積壓影響,下游膠管、密封件等企業開工率長期在五六成的低位徘徊。進入傳統“金九”旺季,市場復蘇力度遠不及預期,未能對行情形成有效拉動。更關鍵的是,成本支撐出現塌陷,丁腈橡膠主要原料丁二烯價格在整個季度表現低迷,單噸價格持續在萬元以下震蕩,波動幅度顯著收窄。原料端的弱勢,使得丁腈橡膠失去了重要的價格上漲驅動因素。 市場人士認為,國內市場基本面恐將進一步轉弱。四季度國內產量將環比增長約20%,而下游需求受季節性因素影響,增速可能僅為7%左右。供增需緩的格局已然明朗,疊加原料丁二烯下行預期,國內丁腈橡膠價格面臨較大震蕩下行壓力。 印度反傾銷稅來襲 在國內市場承壓的背景下,印度反傾銷終裁的落地對我國丁腈橡膠產業顯得尤為嚴峻。數據顯示,近年來印度一直是中國丁腈橡膠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在今年前8個月,出口至印度的產品占中國總出口量的38.5%,這背后是印度本土僅有一套2萬噸/年裝置,嚴重依賴進口的現實。 蘭州石化銷售人員介紹,印度此次對我國產品統一征收291美元的反傾銷稅,導致我國丁腈橡膠銷售半徑小、成本低等優勢不再,從而直接削弱我國產品的價格競爭力,相較于歐盟、韓國和俄羅斯的某些主要生產商獲得了零稅率,我國產品面臨的貿易壁壘最為嚴苛。這將導致部分訂單流向享受零關稅的競爭對手,對印出口量出現階段性縮減已成定局。 出口受阻的連鎖反應將向內傳導。為尋求出路,部分原本用于出口的貨源將被迫轉向國內市場,加劇國內本就激烈的同質化競爭。許多企業產品在性能、質量上差異不大,價格戰風險升級,進一步壓縮行業整體利潤空間。 同時,中美互征船舶港口費的舉措也對丁腈橡膠進出口企業造成影響。運輸成本的增加、市場供需格局的改變都會沖擊企業利潤。進口企業可能因采購成本上升而壓縮利潤空間;出口企業可能因出口價格上漲削弱產品競爭力,進而影響銷售業績和利潤水平。 突破低端發展困境 近年來,我國丁腈橡膠行業產業鏈日益完善,產品品質也逐漸穩定,但當前行業的核心痛點在于中低端產品過多,高性能產品仍依賴進口。9月末,七部門印發的《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已明確提出,支持氫化丁腈橡膠、羧基丁腈橡膠等特種橡膠領域的關鍵產品攻關。 吉林道特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遲寶淳表示,企業應積極響應政策引導,利用“揭榜掛帥”等機制加大研發投入,重點突破高附加值、高技術壁壘產品的生產技術。通過提升產品性能和應用水平,從銷售基礎材料向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轉型,才能擺脫低水平價格戰的桎梏。 此外,企業要加速開拓新市場。一方面,可深耕東南亞、中東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借助地緣優勢和RCEP等政策紅利拓展市場;另一方面,應積極爭取歐洲、美洲等地客戶,逐步提升品牌形象和技術標準。這樣通過構建分散、均衡的全球市場網絡,增強產業抗風險能力。 業內人士認為,企業當務之急需通過精細化管理降本增效,消化部分外部政策帶來的不利影響。長期看,有條件的企業可評估“走出去”的可行性,考慮在目標市場或貿易伙伴國通過投資建廠、技術合作等方式進行本地化生產,繞過貿易壁壘,從“產品輸出”躍升到“產能輸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