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化新網訊 在日前舉行的“兩新”政策第二場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司長劉德春表示,國家發改委會同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用足用好各類支持政策,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一是加快建立政策體系。通過半年的努力,快速建立設備更新行動政策體系,明確了重點領域設備更新的時間表、路線圖。
二是加快下達國債資金。初步測算,今年國債資金支持的設備更新項目,總投資近8000億元,可以帶動各類設備更新超過200萬臺(套)。
三是加快完善保障措施。國家發改委修訂發布了《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先進水平、節能水平和準入水平(2024年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煤制烯烴、煤制天然氣和煤制油、煉化行業能耗限額強制性標準。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重點領域設備更新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在工業領域設備更新方面,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支撐投資增長。1—8月,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6.8%。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促進產業轉型,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步伐加快,制造業技改投資持續兩位數增長。1—8月,江蘇省累計完成工業領域設備更新21.9萬臺(套),浙江省工業領域完成設備更新9.7萬臺(套)。
記者了解到,江蘇華昌化工(002274)股份有限公司精準謀劃制定大規模設備更新項目儲備清單,其中涉及氨合成生產裝置智能化技改和尿素裝置節能降碳技改。
“我們采用先進的瑞士卡薩利氨合成工藝技術改造公司2套氨合成裝置,計劃淘汰合成塔等設備31臺。”華昌化工工藝總工程師陳建如表示,該項目技改完成后,噸合成氨產品電耗將下降100千瓦時,預計全年節電6720萬千瓦時、節能1.5萬噸標準煤。
“尿素裝置節能降碳技改項目將替代現有2套共40萬噸/年尿素裝置,改建為一套1860噸/日超低能耗二氧化碳汽提法工藝尿素裝置。該項目改造完成后,預計噸尿素蒸汽消耗將由原來的1100千克降低到587千克,年可節能約1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萬噸。”陳建如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