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7日,電池化學品生產商振華新材披露了2022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喜公告。
作為近兩年的熱門行業,今年以來電池化學品行業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普遍較為理想。截至10月17日,已有12家行業內公司披露了2022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悉數預增。
多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分析人士表示,長期來看,電池化學品賽道具備布局價值。
下游需求旺盛
支撐盈利大幅增長
振華新材三季報預告顯示,預計2022年1月份至9月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8億元至10.2億元,同比增長276.16%至291.51%。
公司方面表示,受益于報告期內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客戶需求旺盛,公司在手訂單充足,三元正極材料業務收入大幅增長,疊加公司采購策略得當以及西部地區生產資源優勢等共同作用,帶來盈利能力提高。
與振華新材公告內容類似,電池化學品生產商新宙邦也在上周末披露的前三季度業績預增公告中表示,報告期內新能源汽車行業保持較好發展態勢,公司電池化學品銷量以及銷售額同比大幅增長。
對此,東高科技高級投資顧問秦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景氣度較高,作為其重要組件的鋰電池產業規模高速增長,疊加儲能市場的發展需求快速擴張,在較大程度上增加了對上游正極材料的產品需求。此外,一些相關化學品如鋰電正極前驅體材料生產企業也同樣享受到市場紅利。
秦亮介紹,在“雙碳”目標下,整個新能源產業鏈的需求前景持續向好,9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雙雙突破70萬輛大關。而從上游原材料供應端來看,近期Pilabra、Mt Marion等澳洲鋰礦供應商下調了產量指引,疊加國內鹽湖受冬季減產等因素影響,預計第四季度三元正極材料的原材料碳酸鋰供應仍將維持偏緊狀態,支撐正極材料價格高位運行,進而對相關電池化學品生產商全年業績增長形成有力支撐。
海通證券方面認為,2025年中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將達到30吉瓦以上。以截至2021年底新型儲能裝機規模累計5.7吉瓦左右計算,未來幾年新型儲能裝機規模至少還有5倍至6倍的增長空間。
淳石集團合伙人楊如意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由于電池化學品上游的鋰資源新增產能投產周期較長(約5年),而下游需求擴張過快,使得以鋰資源為主要原材料的鋰電正極材料供需一直處于失衡狀態,推動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快速增厚了產業內相關企業的經營業績。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上市公司業績亮眼
記者在梳理數據時發現,上述12家上市公司中,包括振華新材、長遠鋰科等在內9家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都是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業務,其中6家預計報告期內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上限均超過100%。
秦亮表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是其電化學性能的決定性因素,對電池的能量密度及安全性能起主導作用,目前市場上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仍以三元鋰和磷酸鐵鋰作為主要正極材料。預計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將達到2000萬輛,中國銷量占比超40%。
“隨著國內外新能源汽車浪潮進一步興起,市場整體需求將進一步擴大,包括電池化學品行業在內的產業鏈上下游也將收到更多的市場增長紅利。”秦亮說。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今年以來多家電池化學品行業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增長幅度亮眼,但是板塊股價走勢卻較為低迷。
數據顯示,截至10月17日收盤,A股市場電池化學品(申萬)板塊指數報22729.66點,年內累計下跌26.81%。
對此,楊如意表示,綜合來看,A股市場電池化學品板塊經歷了長期調整,估值已經逐步回落,而板塊內上市公司年內經營業績增長較為強勁,具備長期布局價值。
秦亮認為,目前電池化學品板塊指數的市盈率約為20倍左右,作為成長行業和新興產業,這個市盈率水平具備很強的吸引力。結合最近多家上市公司發布的2022年三季報預告可以看到,整個行業仍保持高增長,成長性凸顯。
多個國家16日表示,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本月初所作大幅減產石油的決定是出于經濟考慮。歐佩克主要成員國沙特阿拉伯強調“完全拒絕”減產出于政治動機的說法。
據阿爾及利亞媒體報道,阿爾及利亞能源部長穆罕默德·阿爾卡卜與歐佩克秘書長海賽姆·蓋斯16日會晤,兩人都表示支持石油減產決定。阿爾卡卜說,這是“歷史性的非常好的”決定,“是為了穩定市場”。
巴林通訊社援引巴林石油大臣穆罕默德·本·穆巴拉克的話報道,減產決定是為穩定石油市場。
阿曼能源部也說,減產決定完全基于經濟考慮,是重要和必要決定。
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秘書長阿里·本·薩卜特15日發表聲明,說減產石油是在“正確時間”作出的“正確決定”,主要目的是確保市場穩定和平衡,使油價達到各方都能接受的水平。
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歐佩克成員國與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本月5日決定自今年11月起大幅減產,在8月產量基礎上將月度產量日均下調200萬桶。這一決定引發美國不滿。
美國《華爾街日報》11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說法報道,美方官員曾要求沙特及其他海灣地區產油國推遲一個月實施減產石油計劃,但被沙特方面拒絕。
美國總統約瑟夫·拜登11日表示,沙特的做法“會有后果”。白宮新聞秘書卡里娜·讓-皮埃爾還稱沙特此舉“無疑是在與俄羅斯保持一致”。
沙特阿拉伯外交部13日發表聲明,證實美國政府曾向沙特方面要求把減產計劃推遲一個月。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沙特方面認為拜登政府提出推遲減產的要求,是因為擔心11月8日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前的關鍵時間內油價繼續飆升,嚴重打壓民主黨支持率。
沙特外交部的聲明強調,減產決定“純粹出于經濟考慮”,是為維護石油市場供求平衡。沙特“完全拒絕”減產出于政治動機的說法,指出減產決定由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一致作出。
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13日也發表聲明,支持沙特方面的上述言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