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7月PP粒進出口數據符合預期,進口增速略升,出口小幅縮減。據海關統計,當月進口量約為41.86萬噸,環比增加3.21%,同比減少35.20%;出口量約為6.82萬噸,環比減少21.97%,同比增加98.26%。 一、進口方面 7月初級形狀的PP進口約為27.61萬噸,環比增加0.88%,同比減少39.95%;乙烯-丙烯聚合物進口量約為12.94萬噸,環比增加10.79%,同比減少23.61%;其他初級形狀的丙烯共聚物進口量約為1.31萬噸,環比減少13.25%,同比減少22.02%。盡管因海外報盤過高,缺乏價格的優勢,但進口量仍有所增加,且已實現連續4個月環比正增長。
從進口主要來源國看,占比排名前十無太大變化。韓國以8.5萬噸繼續占據第一,阿聯酋6.97萬噸,排位上升至第二位,隨后是新加坡5.53萬噸,中國臺灣雖跌出前三,下降至第四位,但與6月相比,進口量基本持平,反而是韓國與新加坡進口量出現明顯的縮量,前者減少約4.3萬噸,后者減少約3.4萬噸,關鍵原因是當地價格居高不下,而國內報價一直處于弱勢,導致貿易商們望而生畏。
從進口貿易方式看,占比最多的仍是一般貿易方式,約為23.81萬噸,占比56.88%,稍稍下滑;其次為進料加工貿易,約為10.47萬噸,占比25.01%;第三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物流貨物,約為4.35萬噸,占比10.39%。 二、出口方面 雖然出口窗口開啟,但由于集裝箱海運價格持續上漲,嚴重影響了出口,7月總量再度呈現縮減的態勢。據資料顯示:初級形狀的PP出口約為6.00萬噸,環比減少24.34%,同比增加101.34%;乙烯-丙烯聚合物出口量約為0.7萬噸,環比增加1.45%,同比增加79.49%;其他初級形狀的丙烯共聚物出口量約為0.12萬噸,環比持平,同比增加71.43%。
從主要出口產銷國來看,排名靠前的基本被東南亞、北美、亞洲等國家瓜分。其中越南繼續穩占第一,出口量約1.48萬噸,占比21.70%,環比減少37.82%。其次是中國香港出口量約0.39萬噸,占比5.72%,環比增加143.75%。危地馬拉排第三,出口量約0.28萬噸,占比4.11%,環比增加460%。
7月出口貿易方式未有變化,一般貿易仍占據首要地位,約5.31萬噸,占比77.86%,環比減少27.76%。其次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物流貨物及進料加工貿易,占比分別為0.64萬噸及0.41萬噸,占比為9.38%、6.01%,環比增加20.75%、減少6.82%。 展望后期,當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多地蔓延,外貿市場發展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預計進出口同比增速或將放緩,但全年總量仍有望保持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