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國內聚丙烯迎來一波較為明顯的裝置投產熱潮,新增產能的注入,市場貨源流通再度變化,這也導致各區域的供應格局發生悄然變化。相比較來看,區域內表現競爭表現較為明顯的為華北區域,華北區域價格也是低價更為明顯。 華北區域低價明顯 因國內聚丙烯的進口依存度相對較低多維持在15%左右,市場交易多集中在國內為主。然就聚丙烯主要消費區域華東、華北、華南市場價格來看,雖各區域價格趨勢上表現為明顯的漲跌趨勢較為一致,但細分價格來看,華北區域拉絲價格多處于地位,區域間價差來看,進入2021后華北區域價格與其他區域的價差逐步拉大,低價越來越明顯。 據卓創資訊數據統計,2020年聚丙烯區域價差來看以低價拉絲為例,華北-華東區域價差在50-100元/噸,華北-華南區域價格在100-300元/噸。但2021年至今,華北區域與華東以及華南區域價差有所擴大,華北區域低價明顯,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新增產能沖擊 2019年起國內聚丙烯迎來一輪擴能高峰期,包括華北區域在內的聚丙烯主要消費區華東、華南以及東北區域均有大量產能投放,但相對比來看,西南以及西北區域產能投放步伐放緩。 2020年至今,各大區均有新增產能投放,華東區域產能投放最多在130萬噸,其次為東北區域產能投放在155萬噸,再次為華北、華南區域產能投放在90萬噸,區域能產能擴增,在滿足當地需求的同時,也增加了個區域間的貨源流通量。 華北當地貨源豐富 華北當地貨源多樣性明顯,各地資源流入華北,對當地市場沖擊力度較大,其中不乏新增裝置的產品。就目前各地聚丙烯供需平衡情況來看,目前國內聚丙烯市場區域來看,除去華東、華南以及華北存在需求缺口外,其他區域表現為較為明顯的供大于求。而就華北區域來看,受地理位置影響,目前華北區域已然成為聚丙烯各企業貨源的大熔爐。 據卓創資訊數據統計,目前華北區域,聚集多家聚丙烯生產企業貨源,除去當地生產企業外,來自東北以及來自西北等地的煤化工企業因地理位置優勢,紛紛搶占華北市場。目前當地已然聚集恒力石化、神華包頭、神華新疆、神華寧煤以及大唐多倫等等西北以及東北地區企業的貨源,給予市場沖擊。同時后期來看,華東產能擴增明顯,大量煉化一體化裝置投產,產能大且產品種類豐富,若借助便利的交通條件,資源北上,將對華北市場形成更大的沖擊。 粉料企業聚集 除去其他區域的粒料裝置擠占市場外,華北受到當地粉料企業的沖擊力度亦較大。 國內聚丙烯粉料企業相對集中,2021年華東區域粉料聚丙烯產能占比最大在41%左右,其次為主華北區域占比在39%左右。目前來看,粉料因多為外采丙烯裝置,受原料丙烯的影響較大,而隨著粒料產能的持續擴增,粉料已然不是粒料的競爭對手。但不可否定的是,粉料與粒料仍是存在一定的價差,在某些下游生產的低端產品中,粉料對粒料仍有一定的替代性,同時生產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會摻雜粉料生產,再者,在下游改性領域因塑料添加劑的融合問題,部分廠家偏向于使用粉料,綜合來看,相對低價的粉料仍對市場存在沖擊,進一步沖擊華北區域供應端,變相領當地價格承壓。 綜合來看,華北當地供應多樣化明顯,在本區域產能不斷擴增的背景下,西北、華北區域貨源流入,粉料資源擠占市場,且華東區域貨源存在涌入風險,腹背夾擊市場低價為主。后期來看,隨著全國性的產能投放的不斷沖擊,各大區間競爭逐步激烈,為搶占市場不乏有更多低價貨源出現,華北區域來看處于國內低價的現狀或不能得到緩解,但區域內的價差來看有望縮減,而這對于華北當地的生產企業而言是挑戰亦是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