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Fs具有巨大發展潛力,例如在氣體存儲方面,隨著氫能源技術與應用研究不斷深入,儲存性能優異且安全性能高的存儲材料需求不斷增長,利好MOFs行業發展。 MOFs,全稱為金屬有機骨架化合物或金屬有機框架材料,是由無機金屬離子或團簇與有機配體通過配位鍵自組裝形成的一類具有周期性網絡結構的晶態多孔材料。MOFs屬于新材料,具有多孔、比表面積大、多金屬位點、功能多樣等特點,是金屬有機材料的重要分類,是材料研究的熱門領域之一。 MOFs是無機有機雜化材料,同時具有無機材料與有機材料的優點。MOFs可形成不同框架孔隙結構,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吸附性能、光學性能、電磁學性能,可用于氣體吸附、氣體存儲、分子分離、催化、藥物緩釋等領域。MOFs具有巨大發展潛力,例如在氣體存儲方面,隨著氫能源技術與應用研究不斷深入,儲存性能優異且安全性能高的存儲材料需求不斷增長,利好MOFs行業發展。20世紀90年代中期,初代MOFs被研發問世,此后其技術研究不斷深入,材料性能不斷提升。MOFs制備方法主要有蒸發溶劑法、氣相/液相/凝膠擴散法、水/溶劑熱法、離子熱法、超聲波法、微波法等。按照組分單元與合成方法的不同來劃分,MOFs可以分為IRMOFs(網狀金屬和有機骨架材料)、ZIFs(類沸石咪唑骨架材料)、MILs(萊瓦希爾骨架材料)、PCNs(孔、通道式骨架材料)等。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1-2025年MOFs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全球MOFs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到2020年已經達到11.4億元左右。未來5年,隨著MOFs技術研究日益成熟,其應用領域將不斷拓寬,市場規模將繼續上升。預計2020-2025年,全球MOFs市場將以35%左右的增速增長,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1.2億元左右。 全球研究MOFs技術的院校及機構數量較多,在國外有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日本國立材料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等,在國內有中國科學院、大連理工大學、西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上海科技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在MOFs技術研究領域不斷取得突破,但商業化應用實力依然較弱。在全球范圍內,MOFs商業化應用優秀企業主要有德國拜耳、美國Strem試劑等,其中,拜耳處于領先地位。與德國、美國等國家相比,我國在MOFs研究成果工業化轉化方面實力不足,現階段MOFs行業規模與市場規模均較小,未來還有較大進步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