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報道,隨著 3D打印技術的不斷發展,近年來3D打印技術在韓國醫療領域的應用不斷升溫,為臨床診療、醫療操作等方面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在韓國首爾一家醫院的會議室,外科醫生們正在為一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制定手術計劃。手術主刀醫生拿著的模型是根據患者心臟的現狀,利用3D打印技術制作的1:1的仿真器官模型。這種模型可以觀察到病變位置、形狀和周邊組織環境,從而優化手術方案。 據韓國首爾大學附屬醫院兒科醫生宋美璟介紹,這位患者病情復雜、手術難度很高,所以手術日程一直在延后。醫生們利用3D打印技術制作了患者的心臟模型,進行了多次模擬手術后制定了最終手術方案,手術很成功。 人工智能成像建模軟件,可以將CT、MRI等一般的2維醫療影像轉化為3D影像。基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軟件的深度學習,還可以完成圖像中病變器官或組織的一鍵分割,并進行3D建模,連接3D打印機就可以完成病變器官的3D打印。 據韓國脈得譜株式會社負責人樸相準介紹,患者的家屬在簽署手術同意書之前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術細節,用3D打印技術制造出手術器官模型的話,會讓醫生和患者之間的溝通更方便。 3D細胞打印技術是以含有特定的人體細胞、生物凝膠等的活性物質為打印材料。比如將皮膚的真皮層、表皮層等不同種類的細胞按照皮膚肌理構成規律打印后,經過2周以上的無菌培養就可以制造出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皮膚,可用于藥品、試劑等的皮膚實驗,未來還可用于創傷皮膚移植等。另外這家企業還在嘗試利用3D打印技術制成心肌修復貼紙,以實現心肌梗塞的治療。 目前韓國3D打印市場的規模年均以24%的速度在增長,預計三年后市場規模可達1萬億韓元,約合56億元人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