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華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魯集團”)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在保生產、穩就業等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績。 據悉,2020年上半年,公司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4.84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74.2%;歸母凈利潤3.96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77.9%。 保生產,穩就業疫情防控藥品日產增量30% 疫情發生后,華魯集團黨委及各子公司迅速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高效的疫情防控處置機制。春節期間,集團旗下新華制藥、魯抗醫藥集中力量組織疫情防控急需藥品生產,多條藥品生產線24小時連軸轉,關鍵工序二班轉三班,確保“人休機不休”,醋酸潑尼松片等疫情防控相關藥品日產量增加30%。 “這個醋酸潑尼松片主要用于過敏性與自身免疫性炎癥性疾病,之前主要適用于嚴重的支氣管哮喘等過敏性疾病,以及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的病癥等。由于這次也被用于疫情防控,為了保證此類藥品的供應,我們生產線當時三班倒,使產量大幅增加。”華魯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 當然,生產到位的前提是人才到位。華魯集團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穩就業工作的決策部署,多措并舉、多管齊下,為企業復工復產、生產經營提供堅實人才保障,打好廣開招聘渠道的“組合拳”。 “讓高校畢業生通過網絡走出校園、走進企業,不僅看到了招聘現場,還看到了企業生產現場。”華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樊軍表示。通過空中宣講、遠程面試、網上簽約等一系列“云招聘”舉措,實現了戰疫不歇、招聘不停。截至目前,共招聘526人,其中引進院士2名,碩士及以上87人,以實際行動落實“穩就業”和引才穩才工作。 擴出口,保資金發行10億元3年期疫情債券 據悉,在市場嚴重供大于求、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華魯集團主導產品保持較高的市場競爭力。華魯恒升持續加強市場開拓,各類產品直銷客戶達到90%以上,DMF和三甲胺國內市場占有率保持在30%和49%以上,行業引領地位持續保持。上半年主要產品銷量同比增長2.14%、新華原料藥同比增長10.7%、魯抗醫藥銷量原料藥和獸藥分別同比增長31%和7.63%。 華魯集團根據不同產品市場特性,積極調整營銷戰略戰術,實現了穩銷量、保市場、爭效益的階段性目標,出口實現逆勢增長。上半年出口產品實現銷售收入19.8億元,同比增長9.3%,其中,新華制藥實現出口創匯1.74億美元,同比增長11.9%?,F代醫藥國際合作中心一期工程零缺陷通過美國FDA認證,在美國注冊的新華牌布洛芬片已完成驗證批和注冊批的生產,新華百利高合資公司的對乙酰氨基酚片、阿司匹林片實現商業化生產。持續深耕“互聯網+醫療健康”領域,大力推進國際合作,加快布局跨界多領域的戰略合作,實現營業收入2.08億元,同比增長184%。 同時,華魯集團充分評估疫情可能給企業帶來的上下游產業鏈受損、交貨與賬期延長、外貿活動受阻困難與風險,緊跟國家金融政策紅利,開展銀行授信,拓寬融資渠道,切實落實“穩金融”工作。成功發行10億元3年期疫情債券,票面利率2.97%,創下省內非金融企業同期債券最低、全國地方國企疫情防控公司債最低的“兩個最低”的融資紀錄,節省財務費用5300余萬元;開展兩筆總額為2000萬的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業務;啟動發行13億元超短期融資券項目。截至6月末,集團綜合融資成本4.18%,較2019年末的4.51%降低了33BP。 提效益,擴內需通過工藝技術創新節能降耗 面對產品價格下降等重大減利因素,華魯集團旗下各公司深入開展五降五提活動,持續打造低成本競爭優勢。華魯恒升通過對乙二醇進行工藝技術創新,10萬噸/年草酸項目于5月底投產,每月新增收入2500萬元、利潤1000多萬元,50萬噸乙二醇成為煤化工行業最具成本競爭力的生產裝置。同時,深入開展節能降耗,降低成本1.51億元,再度榮獲2019年度重點用能行業能效“領跑者”稱號。6月底,華魯集團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占收入比重為5%和3%,較2019年底下降1.9和0.1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華魯集團持續加強科研投入,為后續發展蓄勢賦能。繼2019年研發投入大幅增長34.64%后,上半年研發投入5.12億元,同比增長10.71%。上半年,集團共有5個品種7個品規通過一致性評價,數量位居省內前列;共獲得各類生產批件4個、獸藥證書3個、授權專利34個;省環科院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相關課題已完成立項并簽訂任務書,魯抗醫藥聯合中科院天津所承擔的國家發改委重大科技攻關項已提交任務書。 據介紹,今年是華魯集團歷史上投資最大的一年,計劃投資54.24億元。華魯恒升精己二酸品質提升和酰胺及尼龍新材料項目、新華制藥壽光公司特色原料藥及其配套項目列入2020年山東省重點建設項目。截至目前,華魯集團8大項目全部列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第一批優選項目或省重點項目,一批項目已建成投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