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陜西和山東兩個化工大省先后發布了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實施方案。而從今年初開始,江蘇、甘肅、湖北、河南等省份也陸續明確了危險化學品企業的搬遷改造政策。危化企業搬遷改造已在全國多個省份鋪展開來,從他們的方案來看,都關注了搬遷的難點問題。 山東:解決搬遷資金問題
3月22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了《山東省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工作實施方案》。山東省經信委主任、省化工專項行動辦副主任錢煥濤表示,搬遷工作最大難點是企業融資難。為確保搬遷工作達到預期效果,山東將采取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加強財稅政策支持、拓寬資金籌措渠道等,為山東省實現本質安全提供堅實保障。
錢煥濤介紹說,據初步統計,山東涉化搬遷所需總費用約1219億元,涉及34.4萬人,用地需求4.9萬畝,搬遷壓力很大。由于目前國家還沒有出臺配套的資金、土地、金融和職工安置等方面的政策,山東缺乏參照標準,導致搬遷工作困難較多、推進緩慢。
在資金籌措渠道方面,山東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項目特點,有針對性地創新金融產品,并引導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及時將搬遷改造項目融投資需求信息在山東省融資服務網絡平臺發布,加強銀企對接合作。鼓勵金融機構在商業可持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對信用記錄較好、守法經營、有競爭力、有市場、有效益的搬遷改造企業給予信貸支持。
陜西:設計產業升級方案
3月初,陜西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危險化學品安全攻堅行動方案》,決定從3月至12月,在全省范圍集中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攻堅行動。方案首先啟動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企業搬遷改造工程。
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蘭建文介紹說,陜西危化品生產企業數量并不算多,但一些企業隨著城市快速擴張,被動“步入”人口密集區,逐漸被住宅區包圍。此次危化品企業搬遷改造主要按照《陜西省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工作實施方案》實施,到2025年,要求城鎮人口密集區現有不符合安全和衛生防護距離要求的危化品生產企業就地改造達標、搬遷進入規范化工園區或關閉退出。其中,中小型企業和存在重大風險隱患的大型企業,2018年底前全部啟動搬遷改造,2020年底前完成;其他大型企業和特大型企業2020年底前全部啟動搬遷改造,2025年底前完成。
蘭建文說,目前基本確定了43家搬遷改造企業名單和31個可承載的化工園區,其中計劃對29家企業就地改造,12家企業異地遷建,2家企業關閉退出。
江蘇:建立風險防控機制
同樣作為化工大省,江蘇省則在今年1月就發布了《江蘇省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實施方案》。根據方案,強化搬遷改造安全環保管理以及提升行業技術水平成為重點。
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加強項目審批、選址、安全、環保等管理措施,嚴禁搬遷改造企業在原址新建、擴建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要督促企業依法開展搬遷改造項目安全和環境影響評價,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安全設施和污染防治設施“三同時”(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制度,確保項目建成投產后滿足安全和環保要求。
搬遷改造企業拆除危險化學品生產裝置、構筑物和防污染設施,要事先制定廢棄危險化學品、殘留污染物清理和安全處置方案,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安全處置企業遺留固體廢物。
著力發展高端產能,鼓勵搬遷改造同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流程再造、組織結構調整、品牌建設等有機結合;鼓勵搬遷改造企業運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對涉及高風險的化學品、工藝和裝備實施替代和改造。積極推進智能制造,鼓勵建設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和智慧化工園區,以信息化、智能化應用提高安全和環保水平。 |